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2982

【白话笔记】配美图 1-34- 佛言佛语摘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30 08:35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caxinling 于 2020-9-30 20:21 编辑

【白话佛法笔记摘录】

1-34.人间学佛须知

先每句配图,后摘录合集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本篇原文


《白话佛法 第一册》视频合集



凡夫以生灭心看出世法,一般人会认为出世法也随人生的完结而灭,从而对出世法没有真实的了解,认为修行,功德,善事等都是太模糊,太遥远,错误地认为人死如灯灭,对世间法和出世法混淆不清。

1-34


世间的一切法则随人的死亡而灭,所以追求一切的物质享受,人世间的争夺,到头来只是一场空。任何人间的名利都是虚幻,能带走的只有孽随身。

1-34


出世法是不生不灭的,随着人的元灵的存在而继续发生作用。人的元灵不随人身体的死亡而消失,会继续存在于不同的空间或世界。

1-34


元灵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消散,即真正意义上的灭亡,如:地狱有刑“下油锅”或“下火海”,元灵给人类似于水银的感觉,经油锅或火海,才会散掉,变成散灵,转成“湿生”或“卵生”的小生物。

1-34


灵魂在正常情况下是不灭的。

1-34


以“我知我见”去研讨佛法,就离佛法越来越远

1-34


从我知道的,我看到的,来理解佛法,来评论别人的修行,只能是“个人意见”。比如:有人认为自己是正的,别的派、宗或法都是不正的。每个人的经历,成长环境都有差别,同样一件事,落在不同人眼里,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。

1-34


只有抛开“我”,才能避免偏见,才能从众多的法中找到正法。

1-34


学佛就是修心,万法唯心,修心的路就是学佛的路。

1-34


心浮则飘,心不定则魂飘,如果心中有着无数的杂念,有着许多的担心,忧虑、愁苦,那么心就不能安定,灵魂就不能安宁。

1-34


心净则定,只有心中干净,心才能静,魂才能定。

1-34


心定则道生,心定了,道行才能生出,也就是才能觉悟,才能悟出道理,悟出佛法的真理。

1-34


心要净,就要明因果,知轮回,懂缘分,才能不贪,不瞋。随缘而不攀缘,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要有正确的认识,不要强求,任何求来的都不是自己的。缘分到了,会有迹象显现。缘分不到,同样会有迹象。

1-34


佛心等于众生心,只有想着众生心,才能有佛心,理解、爱护、原谅等都是必备的品性。

1-34


觉心先求自觉而后觉他,先要自己觉悟才能帮别人觉悟,如果自己都只是一知半解,就要先修自己。同样道理,度人自己要有功力,要有修为,自己的船要结实才能载别人。

1-34


自心所念必有所现,所有的法门由心造,心正则法门正,心邪则法邪。

1-34


学佛不能一叶障目,认为别人都是不对的,就自己的是真的,这本身就不是正论。

1-34


如果祖上造的业不大,那么传到第二代就可以报完。如果是杀业,则会传三代、四代,杀业越重,后代受的影响就越大越久。

1-34


后代本身有孽障,该受此类报应,才会投入此类人家。

1-34


祖业或祖德和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环境一样,是一个人前世的福德或孽障所决定的。前世有福德就会含着金钥匙出生,享受祖荫,如果孽障缠身则会生于贫困。

1-34


要对子孙负责,积德行善,不可造孽,特别是杀业。

1-34

   

凡夫以生灭心看出世法,一般人会认为出世法也随人生的完结而灭,从而对出世法没有真实的了解,认为修行,功德,善事等都是太模糊,太遥远,错误地认为人死如灯灭,对世间法和出世法混淆不清。

1-34

 

 

世间的一切法则随人的死亡而灭,所以追求一切的物质享受,人世间的争夺,到头来只是一场空。任何人间的名利都是虚幻,能带走的只有孽随身。

1-34

 

 

出世法是不生不灭的,随着人的元灵的存在而继续发生作用。人的元灵不随人身体的死亡而消失,会继续存在于不同的空间或世界。

1-34

 

 

元灵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消散,即真正意义上的灭亡,如:地狱有刑“下油锅”或“下火海”,元灵给人类似于水银的感觉,经油锅或火海,才会散掉,变成散灵,转成“湿生”或“卵生”的小生物。

1-34

 

 

灵魂在正常情况下是不灭的。

1-34

 

 

以“我知我见”去研讨佛法,就离佛法越来越远。

1-34


 


从我知道的,我看到的,来理解佛法,来评论别人的修行,只能是“个人意见”。比如:有人认为自己是正的,别的派、宗或法都是不正的。每个人的经历,成长环境都有差别,同样一件事,落在不同人眼里,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。

1-34

 

 

只有抛开“我”,才能避免偏见,才能从众多的法中找到正法。

1-34

 

 

学佛就是修心,万法唯心,修心的路就是学佛的路。

1-34

 

 

心浮则飘,心不定则魂飘,如果心中有着无数的杂念,有着许多的担心,忧虑、愁苦,那么心就不能安定,灵魂就不能安宁。

1-34

 

 

心净则定,只有心中干净,心才能静,魂才能定。

1-34

 

 

心定则道生,心定了,道行才能生出,也就是才能觉悟,才能悟出道理,悟出佛法的真理。

1-34

 

 

心要净,就要明因果,知轮回,懂缘分,才能不贪,不瞋。随缘而不攀缘,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要有正确的认识,不要强求,任何求来的都不是自己的。缘分到了,会有迹象显现。缘分不到,同样会有迹象。

1-34

 

 

佛心等于众生心,只有想着众生心,才能有佛心,理解、爱护、原谅等都是必备的品性。

1-34

 

 

觉心先求自觉而后觉他,先要自己觉悟才能帮别人觉悟,如果自己都只是一知半解,就要先修自己。同样道理,度人自己要有功力,要有修为,自己的船要结实才能载别人。

1-34

 

 

自心所念必有所现,所有的法门由心造,心正则法门正,心邪则法邪。

1-34

 

 

学佛不能一叶障目,认为别人都是不对的,就自己的是真的,这本身就不是正论。

1-34

 

 

如果祖上造的业不大,那么传到第二代就可以报完。如果是杀业,则会传三代、四代,杀业越重,后代受的影响就越大越久。

1-34

 

 

如果祖上造的业不大,那么传到第二代就可以报完。如果是杀业,则会传三代、四代,杀业越重,后代受的影响就越大越久。

1-34

 

 

祖业或祖德和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环境一样,是一个人前世的福德或孽障所决定的。前世有福德就会含着金钥匙出生,享受祖荫,如果孽障缠身则会生于贫困。

1-34

 

 

要对子孙负责,积德行善,不可造孽,特别是杀业。

1-34


> 上一篇  <

> 下一篇  <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如您需要结缘学佛资料,或有任何学 佛疑问欢迎长按添加以下微信二维码咨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学佛微信:GuanYinCDD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一口气】看完/听完【热门大合集】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24 21:25 , Processed in 0.07615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